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住建部擬定第三批限購城市名單
進入2011年,樓市的溫度還沒有降下來的意思,樓市調控又處在加碼與否的十字路口。
經過與地方政府的充分交流與溝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稱住建部)已經初步擬定了第三批執行“限購令”的城市名單。
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透露了這一消息。在此之前,已經有兩輪城市執行“限購令”的高潮。在2010年4月北京率先執行“本地人限購,外地人有條件禁貸”的“限購政策”后五個月,在國務院的二次調控壓力之下,上海、天津等16個城市相繼執行“限購”。
所謂限購即是采用行政手段,通過產權登記、貸款發放審核等方式,對城市居民購房套數進行限制,以限制當地購房需求,穩定當地房價。
對于第三輪限購的城市,除在前兩輪中未執行限購的一線城市外,還將有大量成交較為活躍的三線城市登上限購榜單。
限購“第三波”
“如果順利,你很快應該能看到陸續有新的城市公布限購令。”1月20日,住建部一位官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在此前的一次內部會議上,住建部副部長齊驥也傳達了類似的信息。
1月18日,國務院召開全體會議, 總理在會上表示,要堅定不移的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同時,再次強調要打擊房地產投機行為。從2010年開始,這已經是房地產調控工作第三次出現在國務院級別的工作會議上,如此頻率,是為。
住建部官員向記者證實,在1月1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之前,作為房地產調控部際聯席會議的牽頭部門,住建部已經著手和多個城市政府溝通,提出適時執行“限購”政策的“建議”,以鞏固2010年對樓市進行全面調控所取得的成果。
自2009年底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啟動以來,住建部已經建立起了一套以14個城市為核心的房價監測體系,這14個城市,實際上是住建部輪督辦限購令的依據所在。而現在,督辦限購令的范圍已經超出了這14個城市。
記者了解到,這14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三亞、天津、杭州、大連、廈門、南京、溫州、寧波、海口、福州。這14個城市的圈定,實際上是以房價上漲的壓力較大為標準劃定的。
“在上一輪督辦的過程中,這些城市絕大部分都已經出臺了限購令,這次出臺限購令的城市,應該在這些名單之外。”住建部一位官員向記者表示。
在此之前,作為強化調控的手段,住建部已經獲得了對履行房地產調控不力,以及不能完成保障性住房責任任務的地方行政頭長進行約談并聯合監察部進行處分的權力。一位接近住建部的消息人士稱,對于已經進行溝通但未能順利出臺限購令的城市,住建部可能有選擇的進行“約談”。
限購沒有“邊界”
記者了解到,在1月18日被住建部溝通的城市分為兩類,一類是2010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成交較為活躍的三線城市;另一類是,在前兩輪“限購”潮中沒有出臺限購令的一線城市或者特大型、大型城市。
在此之前,全國范圍內總計有兩輪限購政策集中公布。這期間住建部主要解決的是位列“14個房價監測名單”上城市的限購問題。
本次解決的限購城市,主要是14個城市之外的大型城市以及交易比較活躍的三線城市。記者查閱相關記錄表明,在大型城市中,武漢、重慶、成都、廣州等至今還尚未出臺限購政策,而近三個月中,無錫、唐山、呼和浩特、南寧等城市的交易相對較為活躍。
記者就此向住建部官員核實,這位官員并未否認,只是強調房價上漲的較快的城市都應該根據情況,按照國務院的規定進行限購。同時,他還表示,以行政性的手段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整,有其合理性,也是目前市場情況下的必要手段。
他表示,這一手段原則上沒有“邊界”,只要符合國務院2010年4月14日下發文件中的“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城市”的標準,都適用限購政策,沒有專門一、二、三線城市之分。
在1月18日前的內部會議上,齊驥也向與會人士強調了行政性手段介入樓市調控的合理性與必要性。
“在2010年9月29日鞏固樓市調控效果的五項措施下發之后,我們進行了督辦的工作,主要就是要求各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城市,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出臺限購措施,并對非本地戶籍、無法提供一年社保記錄和納稅證明的人,禁止發放購房按揭貸款。”前述住建部官員稱。
更多政策儲備
在住建部積極準備新一期限購城市名單的同時,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國土資源部等都正在加緊細化1月1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上對房地產調控所作出的要求。此前,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全國城鄉建設系統工作會議上表示,對于房地產調控,政府有足夠的政策儲備。
接近財政部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在目前原則上同意了上海、重慶兩個城市的試點后,對于房地產稅的改革思路已經明確,即在歸并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城鎮房地產稅后,以市值計征房產稅,并按照這一標準,在適當的時候在全國逐步推行。
“這個所謂的適當時候,一看整個稅收改革的長期需要,二看房地產調控的短期需要。”財政部一位官員向記者表示。
對此,任志強有自己的看法。在華本俱樂部主辦的屆中國房地產專業高峰年會上,任志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房產稅并不能影響房屋的價格,房產稅只能間接的影響房產持有的成本,同時改變人們對房產持有的消費行為,通過消費行為轉換市場中的供求關系,間接影響房屋的價格。在這樣的年會上,任志強通常都有自己鮮明的觀點,而這樣的場合也幾乎是北京乃至全國的地產商探討政策趨勢和市場走向的平臺。
“如果我們的房產稅是在市場嚴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產生的,它對房屋價格幾乎是零,或者是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任志強說。
此外,人民銀行還儲備了差別利率制度作為樓市調控政策的“后備”。接近住建部的消息人士稱,所謂差別利率就是專門針對涉及房地產行業的貸款,執行不同于其他行業較高的利率水平,包含開發貸款和購房按揭貸款兩部分。同時,在必要時刻,購房的頭付比例將繼續提高。
資料
北京限購令:
要求商業銀行根據風險狀況,暫停對購購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以及不能提供1年以上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居民發放貸款。
采取臨時性措施限定新購房套數。規定自通知發布之日起,暫定同一購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購購一套商品住房。
上海限購令:
各商業銀行對貸款購購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停止發放住房貸款。對非本市居民在本市購購住房申請貸款的,應提供從申請之日起算的前2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1年以上的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停止對購購第三套住房及以上家庭住房公積金貸款。
暫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購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違反規定購房的,房地產登記機構不予受理房地產登記。 住建部擬定第三批限購城市名單
進入2011年,樓市的溫度還沒有降下來的意思,樓市調控又處在加碼與否的十字路口。
經過與地方政府的充分交流與溝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稱住建部)已經初步擬定了第三批執行“限購令”的城市名單。
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透露了這一消息。在此之前,已經有兩輪城市執行“限購令”的高潮。在2010年4月北京率先執行“本地人限購,外地人有條件禁貸”的“限購政策”后五個月,在國務院的二次調控壓力之下,上海、天津等16個城市相繼執行“限購”。
所謂限購即是采用行政手段,通過產權登記、貸款發放審核等方式,對城市居民購房套數進行限制,以限制當地購房需求,穩定當地房價。
對于第三輪限購的城市,除在前兩輪中未執行限購的一線城市外,還將有大量成交較為活躍的三線城市登上限購榜單。
限購“第三波”
“如果順利,你很快應該能看到陸續有新的城市公布限購令。”1月20日,住建部一位官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在此前的一次內部會議上,住建部副部長齊驥也傳達了類似的信息。
1月18日,國務院召開全體會議, 總理在會上表示,要堅定不移的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同時,再次強調要打擊房地產投機行為。從2010年開始,這已經是房地產調控工作第三次出現在國務院級別的工作會議上,如此頻率,是為。
住建部官員向記者證實,在1月1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之前,作為房地產調控部際聯席會議的牽頭部門,住建部已經著手和多個城市政府溝通,提出適時執行“限購”政策的“建議”,以鞏固2010年對樓市進行全面調控所取得的成果。
自2009年底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啟動以來,住建部已經建立起了一套以14個城市為核心的房價監測體系,這14個城市,實際上是住建部輪督辦限購令的依據所在。而現在,督辦限購令的范圍已經超出了這14個城市。
記者了解到,這14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三亞、天津、杭州、大連、廈門、南京、溫州、寧波、海口、福州。這14個城市的圈定,實際上是以房價上漲的壓力較大為標準劃定的。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