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剛剛過去的2010年,對于中國樓市來說,無疑是“調控年”,在“國四條”發布20多天后的1月10日,國務院又發布了《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俗稱“國十一條”);《政府工作報告》頭次將一貫使用的“抑制房價”改為“遏制房價”后,各種房地產調控措施密集出臺。
而因為調控效果不夠明顯,9月份,包括“新國四條”在內的多項調控政策出臺,被業界稱為“二次調控”。
可就在如此密集的調控之下,中國樓市依然逆市瘋狂,很多一線城市在年底竟出現“量價齊升”的“逆調控”局面。
應該說,2010年的中國樓市,可謂亂象橫生。
而與市場亂象遙相呼應的,則是涉及房地產業的消息更是亂云飛渡。其中,媒體關注度極高的“三大謊言”,不但誤導了市場,更有可能誤導調控政策的出臺:
大謊言: 6540萬套空置房
有關6540萬套空置房的消息,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的寫手較先拋出來的,而7月份《環球企業家雜志》一篇題為《巨大樓市泡沫顯現中國空置房可供2億人居住》的文章寫道:據國家電網公司的調查顯示,中國660多個城市現有連續6個月以上電表讀數為零的空置房6540萬套,足夠2億人居住。而《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的、由易憲容撰寫的《住房高空置率驚人》一文,則將“6540萬套空置房”的謊言推至頂峰。
國家電網雖然及時辟謠,稱從來沒有統計和發布過此類數據,但媒體依然熱炒“空置房6540萬套”,并以此咒罵樓市投資者。
實際上,中國自1998年房改以來,累計建設的商品房還不到6540萬套,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空置房。此外,常識告訴大家,在當今“高房租”形勢下,肯定不會有那么多人寧愿將房屋閑置,而拒絕出租。
筆者曾告訴那些咒罵“6540萬套空置房”的人,如果政府相信了這個數據,就不會大幅度地推出商品住宅用地,未來商品房的供求關系就會進一步惡化。而如此謊言,卻受到不少網友的追捧,令人大跌眼鏡。此也驗證了一句話:當今中國房地產評論,說真話的更容易挨罵。
大謊言: 2009年房價上漲1.5%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9年我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5%,其中新建住宅價格上漲1.3%,二手住宅價格上漲2.4%;房屋租賃價格則下降0.6%。
簡單的道理告訴大家,如果2009年中國房價針對僅上漲1.5%,比CPI還低,又何必出臺那么多的政策進行調控呢?這個數據的出爐,還說明一向“政治掛帥”的國家統計局那幫人,還是缺少基本的政治敏感性,不能和決策做到“同步”。
這一數據,出自謊話頻出的國家統計局,本來只能給人們茶余飯后增加一些笑料而已。而國家統計局隨后還煞有介事地解釋這個數據是怎么得來的,實際上是想證實“謊言”的真實性,實在是令人忍俊不住。
而隨后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發布的“全年房價漲幅24%”的結論,就比較符合百姓的心理預期,比較符合市場實際。
第三大謊言:物業稅、新房產稅試點
喧囂多年的物業稅,因為缺乏可操作性,在去年“財政部2010年工作要點”中出現“完善房產稅制度”之后,應該算是壽終正寢了。“物業稅”這個源自于“十六大”報告中的新稅種,被熱炒了8年后,也終將被新“房產稅”取代。
可媒體仍然熱炒物業稅。4月8日,《上海證券報》報道,物業稅即將在京滬深渝等城市開征。
4月22日,《東方網》言之鑿鑿:物業稅在4個城市的試點已獲得國務院批準。其中重慶、深圳、北京三地將先期推出,而上海試點將延遲至世博會之后。
在熱炒物業稅的同時,媒體還借此掀起了一股惡炒“新房產稅”的熱潮。5月13日,媒體言之鑿鑿地稱“上海將在全國率先開征新房產稅”,隨后又傳“北京、上海先行試點開征房產稅”。
5月31日,《上海證券報》一篇題為《上海房產稅方案已上報如何界定仍是難題》的文章披露,上海征收房產稅方案已經上報,但征收面積界限說法不一,或人均超過70平方米征稅,或以戶為單位,超過200平方米征稅。
此后,有關物業稅、新房產稅試點的消息就沒有停止過。
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是,這些謠言,一般都出自如《上海證券報》這些正規媒體。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謊言除了那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房地產寫手參與炒作外,更有住建部、國土部、發改委,甚至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相關部委的官員參與。
雖然去年重慶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就建議對高端房征收“特別房產消費稅”。昨天,重慶市正在召開的“兩會”上,黃奇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了“開征高端商品房房產稅”的內容,今天媒體甚至杜撰出稅率為1%,但作為沒有稅收立法權的重慶,提得再多也是“白搭”。
由2010年中國樓市的“三大謊言”,我們不難看出,當今中國社會的浮躁程度,已經步入“重度”階段。 剛剛過去的2010年,對于中國樓市來說,無疑是“調控年”,在“國四條”發布20多天后的1月10日,國務院又發布了《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俗稱“國十一條”);《政府工作報告》頭次將一貫使用的“抑制房價”改為“遏制房價”后,各種房地產調控措施密集出臺。
而因為調控效果不夠明顯,9月份,包括“新國四條”在內的多項調控政策出臺,被業界稱為“二次調控”。
可就在如此密集的調控之下,中國樓市依然逆市瘋狂,很多一線城市在年底竟出現“量價齊升”的“逆調控”局面。
應該說,2010年的中國樓市,可謂亂象橫生。
而與市場亂象遙相呼應的,則是涉及房地產業的消息更是亂云飛渡。其中,媒體關注度極高的“三大謊言”,不但誤導了市場,更有可能誤導調控政策的出臺:
大謊言: 6540萬套空置房
有關6540萬套空置房的消息,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的寫手較先拋出來的,而7月份《環球企業家雜志》一篇題為《巨大樓市泡沫顯現中國空置房可供2億人居住》的文章寫道:據國家電網公司的調查顯示,中國660多個城市現有連續6個月以上電表讀數為零的空置房6540萬套,足夠2億人居住。而《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的、由易憲容撰寫的《住房高空置率驚人》一文,則將“6540萬套空置房”的謊言推至頂峰。
國家電網雖然及時辟謠,稱從來沒有統計和發布過此類數據,但媒體依然熱炒“空置房6540萬套”,并以此咒罵樓市投資者。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