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去年由于降價引發舊業主維權的事件如今仍歷歷在目,所幸的是,這一類事件在廣州并沒有大規模出現。曾有專家認為,這是由于廣州擁有較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的結果。但在2012年仍有另一大難題在等著開發商們,那就是新一輪住宅交付前所隱藏的危機。近日記者在不止一個樓盤發現,已經有不少已購房仍沒收樓的業主樓市價格不斷走低的過程中,已經對開發商積聚了諸多不滿。甚至已經有樓盤準業主們在春節后開始收集各種“證據”,準備向開發商“開戰”。在寒冬中,廣州房地產新一輪的業主“維權”暗潮已經開始涌動。案例一:新年剛過業主謀劃維權當不少人仍陶醉在春節假期的余溫時,廣州番禺某樓盤的業主們卻已經開始在謀劃一件“大事”,為自己即將收樓的房子進行維權。今年的2月5日,番禺長隆板塊的某二期新樓盤的樓下發生了一件不太為人所注意的事。不時有已購房的業主出現,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聯絡感情,而是為了維護業主共同的利益,打算集思廣益,找開發商“討個說法”。對于其他人而言,這時剛過完春節,但對于這些業主而言,則是剛開始人生的一件大事。記者從一些業主處了解到,這一次維權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即將交付的房子,和開發商承諾的相距很大,這些業主覺得這是開發商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為了省錢而損害他們的利益。“我們不想無理取鬧,所以不想采用過激的方式去與開發商對抗,而是要搜集好材料與開發商協商。某業主向記者表示。“搜集材料統一立場很重要,我們只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等業主們統一意見以后,后面肯定會有其他的行動。但如果開發商不理睬我們的合理要求,我們有可能走法律的途徑。”案例二:開發商擅自加飄窗改裝修“我是去年年中的時候購的房,當時開發商給出的交樓時間是今年的9月底。”該樓盤的業主小英(化名)向記者透露。由于約定是毛坯交樓,在今年1月份,當住宅樓拆掉“綠皮”,內部還在裝修的時候,就已經有不少業主急匆匆地去看自己購到的房子。“不看還好,一看自己就感覺被騙了。”小英稱,她看到的房子與當時開發商給她承諾的有很多地方都是不符的。“當時購房的時候,由于是自住,對于建筑的細節還是比較關注的,比如說房間里是否有飄窗,格局以及公共地方的材料等等。這些都和開發商的銷售人員有詳細的了解。”但在看完已經大體上建好的房子時,卻發現,原來了解到的內容有不少都已經變了。“原來看到的樣板間和開發商的口徑都是說在房間里面為了加大可使用面積,是沒有飄窗的。但現在建好的主臥里面卻突出了好大一個飄窗。”小英告訴記者,不僅僅是如此,當時開發商在合同里面也寫明了公共區域的用材,過道的墻身都會貼上拋光磚,但現在看到的只是墻角上貼著一排瓷磚,墻身卻只是涂上乳膠漆。“這種做法不就是想省成本損害我們業主的利益嗎?”對于開發商這種行為,小英覺得非常憤慨,隨后她發現,和她一樣去看過房子的很多業主也一樣感到不滿。“我們有一個業主群,在里面一談到這個問題,購購了這里房子的業主都覺得開發商的這些做法很過份。”于是,他們便有了“維權”的想法。專家:業主應尋求法律支持對于業主們的維權,廣州威戈律師事務所的陳宇昆律師向記者表示,這種行動合理,但在過程中應該要注意的問題不少。頭先就是業主們的行動能否在法律上得到支持是關鍵。“如果在購購合同中并沒有明顯注明,除非出現重大的違約,業主維權才能得到支持。”據陳宇昆律師介紹,比如小區規劃的容積率、綠化的比例過小等等,業主們就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要求開發商賠償。像上述的案例,有一些部分業主還是可以通過集體維權的方式與開發商交涉,比如公共區域用材,已經在合同里注明,可以協商解決。而房間內新增的飄窗,也有法可依。“如果新增了飄窗而導致建筑面積減少,差額在3%以上的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差額0.6%-3%的可以要求開發商按購購單價進行相應的賠償。”事實上,上述樓盤業主們的舉動,在當下頗為值得關注。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購房者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特別是在現時的市場環境之下,不僅僅是價格,包括戶型、質量這些細節都已經被業主們放在顯微鏡下,開發商以往粗放式的經營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的市場。記者 蔣勁勁
1
2
上一頁
下一頁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