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解讀之三
按照“整體設計、系統推進、滾動開發”的空間發展模式,《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科學確定了國際旅游島建設的6大功能組團。
“6大功能組團意在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條件,按照區域協調發展的原則,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區域發展格局。”省旅游委副主任、《規劃綱要》起草組負責人鄧小剛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功能組團打破了以農業、工業為主要產業特征來劃分不同空間片區的界限,限度實現資源的整合和優化
按照《規劃綱要》的空間布局,國際旅游島建設分為東、西、南、北、中5個功能組團和一個海洋功能組團。各個功能組團明確了各自的產業發展方向,明確了旅游功能。
北部組團以海口市為,包括文昌、定安、澄邁3市縣,在發揮海口作為海南政治、經濟、文化功能和旅游集散地的作用條件下,發展文化娛樂、會議展覽、商業餐飲、高爾夫休閑、金融保險、教育培訓、房地產等服務業和汽車制造、生物制藥、食品加工、高新技術等產業。
南部組團以三亞為,包括陵水、保亭、樂東3縣,發展酒店住宿業、療養休閑等產業。同時,發揮三亞熱帶濱海旅游目的地聚集、輻射作用,帶動周邊發展。
中部組團包括五指山、瓊中、屯昌、白沙4市縣;東部組團包括瓊海、萬寧兩市;西部組團包括儋州、臨高、昌江、東方4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西部組團依托洋浦經濟開發區等工業園區,集中布局發展臨港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海南省受權管轄的海域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等被單獨劃分為海洋組團,意在發揮海洋資源優勢,鞏固提升海洋漁業和海洋運輸業,做大做強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采和加工業,大力發展海洋旅游業,鼓勵發展海洋新興產業。
各個功能組團側重不同,但都離不了“旅游”兩字。用旅游的視角看產業,用旅游的視角看結構,用旅游的視角看發展。
“這樣布局的原則是根據海南國際旅游島戰略定位,統籌考慮資源特點、環境容量、人口布局、經濟現狀和未來發展要求等,形成不同區域有不同發展特點和,各組團各市縣相互補充、競相發展的區域格局。”鄧小剛說。
鄧小剛說,6大功能組團的特點:一是打破了以農業、工業為主要產業特征來劃分不同空間片區的界限。根據不同區域發展現狀、環境承載力等劃分,使得海南各區域在旅游服務業發展的優勢更明顯,更突出。如北部突出的是商務、專題旅游;南部是熱帶濱海度假、山海互補;中部是生態旅游和民族風情;東部是度假觀光,“下一步要將東海岸打造成以中國椰樹海岸著稱的高端的濱海度假帶等”。
二是功能組團考慮到旅游發展的趨向性,考慮到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相近性,考慮到了地域因素,但又不局限于地域因素,對資源進行限度的整合,如保亭、樂東以往概念是中部,但這次劃到了南部組團;而文昌一般理解是屬東部,但卻被組團到北部。陵水也從東部進入了南部組團。僅瓊海和萬寧兩市出現在東部組團。
鄧小剛說,這樣做就是要統籌城鄉、統籌全省,優化資源配置和發展布局,控制好開發節奏和時序,提高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
功能組團是海南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延伸和細化,解決的是海南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
“要了解6大功能組團如何來的,頭先要了解海南的區域發展戰略、總體思路和功能區劃。”省發改委規劃綜合處處長陳小華日前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說,空間布局的總體戰略省委五次黨代會就明確,把整個海南島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建設。在此戰略指導下,省委省政府不斷完善海南島功能區劃,完善全島5大經濟板塊。這5大經濟板塊一是西部板塊。該板塊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開發區,省委對此做出意見,省政府編制了規劃綱要,主要是解決該板塊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問題;板塊中部板塊,該板塊是生態核心區,提供的主要是生態產品。同時,省政府實施了農民的三年增收計劃;第三板塊是瓊北綜合經濟區,明確了以海口為龍頭,是提升綜合經濟實力,增強對全省的幅射帶動和綜合服務能力;第四板塊是瓊南旅游經濟圈,以三亞為龍頭、北緯18度以南的地區。是發展以旅游業為主導的服務業、創新創意產業;第五板塊是瓊東沿海經濟帶,利用海岸線為資源發展旅游業、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
“通過貫徹省委省政府的總體戰略,開發建設好保護好5大經濟板塊,通過省政府正在編制的主體功能區規劃,未來海南將形成4大發展戰略格局:城市化戰略格局、農業戰略格局、旅游業戰略格局、生態安全戰略格局。”陳小華說。
陳小華說,6大功能組團,是對省委省政府區域發展總體戰略、5大經濟板塊、4大戰略格局的延伸和細化,把旅游的問題落實到具體的區域空間;是根據6大功能組團區域的資源特點、發展基礎和未來發展方向提出的組團分劃;是以6大組團為依據、為空間,合理布局海南旅游業發展的具體產業,安排具體項目配套,包括投融資、土地、產業、環保、人口等方面政策,推動海南旅游業高效、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接受相關采訪時表示,6大功能組團是把海南按照一個大城市的發展思路推進城鄉一體化和體制機制創新。
遲福林認為,由于城鄉間體制分割,海南農村的旅游、土地等潛在資源優勢遠未發揮出來。各個市縣都具有一定的資源開發自主權和管理權,造成低水平開發,城鄉資源互補性也沒有體現出來。
遲福林認為,通過6大功能組團的建設,實現功能區內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推動城鄉一體化,既讓老百姓享受國際旅游島帶來的收益,又能讓潛在的土地資源變成海南中長期發展的巨大資本。
鄧小剛說,6大功能組團解決了一個空間雷同問題,解決資源浪費問題,解決海南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
重大項目審批權集中到省一級,18項目分層次加快推進
鄧小剛說,功能組團要靠項目來落地,項目對支撐功能組團非常重要。對此,配合功能組團先期安排了18個項目,包括海口國家地質公園、海口國家濕地公園、文昌航天科技主題公園、文昌木蘭頭國際體育休閑園、定安南麗湖/白玉蟾風景區、瓊海博鰲國際會展及文化產業園、萬寧石梅灣/神州半島休閑度假區、萬寧興隆旅游度假區、陵水黎安港旅游區、三亞海棠灣“國家海岸”休閑度假區、三亞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樂東鶯歌海度假旅游區、昌江棋子灣度假養生區、昌江霸王嶺旅游區、儋州東坡文化園、五指山民族風情園、保亭七仙嶺溫泉旅游度假區。而海洋旅游是發展濱海度假旅游、海洋觀光旅游、海島旅游、郵輪旅游、游艇旅游、海上運動旅游等。“下一步要打造高端影響的海洋公園。”鄧小剛說。
鄧小剛說,這些項目有的是既有的,需要進一步提升改造;有的是新上的,要規劃建設。他強調,這些只是部分項目。按照“整體設計、系統推進、滾動開發”的空間發展模式,項目成熟一個,推進一個,見效一個,不斷會有新的項目出現在這份名單上,但不搞遍地開花。
圍繞著這些項目的開發要遵循環境協調原則、差異化原則、開發強度控制原則等。而其中較引人注目的,是統籌規劃原則。該原則將全省重要旅游資源的規劃權和重大旅游項目的審批權集中到省一級。尤其是土地利用和開發,《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土地一級市場開發原則上由省市縣政府主導,根據規劃和審批的建設項目有序供地。同時,嚴格規范土地二級市場,對已批未建的閑置土地依法采取限期開發、收取土地閑置費、收回等方式處理,以強化土地集約利用。
空間已布局,組團已清晰,項目已落實。鄧小剛說:“下一步,是加快項目規劃設計,落實建設條件,包括土地、資金等,根據旅游市場開發情況和成熟度,分層次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當前,重要的是以《若干意見》和《規劃綱要》為依據,加快專項和區域規劃編制工作。”省長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陸志遠說,省旅游委正在制定專項規劃編制計劃,準備立即啟動海南北部地區旅游發展規劃、森林旅游、鄉村旅游、房車旅游和露營地建設、溫泉旅游、無居民島嶼旅游、旅游營銷、旅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區域和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確保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編制工作。此外,在已經完成13個市縣旅游規劃基礎上,今年繼續做好其他市縣(海口、又昌、東方、屯昌、臨高)旅游規劃的修編和編制工作。在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力爭到明年底形成在國際旅游島框架下比較完備的旅游規劃體系。
如何保證功能組團和配合功能組團的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對于這一普遍關心的焦點問題,《規劃綱要》明確,除了已成立的海南省國際旅游島建設專業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專業擔任專業小組組長、副組長,強力推進《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的貫徹實施,還要成立海南省旅游規劃委員會,負責全省重要旅游資源開發和重大旅游建設項目的規劃審核。
“后者將跳出既有的利益格局,立足于解決實際問題。目的在于對現有體制解決不了的問題,另辟蹊徑,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途徑。”有關人士如是說,“它為今后功能組團的具體實施和操作,提供強有力保證,同時也留下了想象空間。”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