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較近,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推出的“經濟適用墓”,再次掀起有關殯葬改革的輿論交鋒:墓價高于房價,“經濟適用墓”能否破解“黃泉路上收費高”的尷尬,減輕群眾的殯葬負擔?這種改革是否適合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符合殯葬改革的方向?
價格比較低
檔次卻不低于中檔墓
寧波市北侖區民政局日前發文要求,當地30個公墓須留出30%左右的公墓面積建設“低檔墓”,墓穴價格不超過4800元或7800元。期于11月底建成,共805座墓穴。
北侖區民政局稱,這種墓穴使用的建材與當地中檔墓相同,仍是花崗巖,但30家公墓一同“團購”壓低建材成本,并保持微利經營,在環境和服務上也不會打折扣。與市價1.5萬元左右的中檔墓相比,價格下降了50%以上。
北侖區民政局副局長胡日升說,主管部門較初準備稱作“低檔墓”,但考慮到群眾對這一詞語不接受,這類墓價格雖低,檔次卻相當于中檔墓,便被命名為“經濟適用墓”。
為什么修建“經濟適用墓”?北侖區民政局殯葬管理所所長唐國富告訴記者,是為了滿足當地不同層次群眾的殯葬需求。
唐國富說,七八年前,寧波一帶普通墓穴僅幾千元。但隨著地價猛漲,墓穴價格也水漲船高。寧波各公墓面積為1平方米的標準墓穴,低的1萬元左右,高的四五萬元,而當地商品房價格為每平方米2萬元左右,與本來較高的房價相比,墓價更是離譜。
記者在北侖區王家溪口墓園看到,已建成的“經濟適用墓”有60座,分成兩檔,限價4800元的墓型有20座,建材為黑色花崗巖,上面刻有“壽”“福”等字樣,做工比較精細;其余的每座不超過7800元,多了一些石欄石雕,造型更美觀些。
正處于試銷售期的北侖區“經適墓”已售出12座。當地群眾認為,“經濟適用墓”的價格降到了可承受的地步。寧波出租車司機張師傅說,前段時間他的父親去世,一座3.5萬元的墓托朋友找關系弄到“優惠價”,也要3.2萬元,相比之下“經濟適用墓”要便宜得多。
一些人則擔心,“經適墓”仍然與傳統觀念相悖,難以為群眾接受。北侖區一家墓園的負責人說:“現在社會上喪葬攀比之風嚴重,"經濟適用"一詞反而不利于市場推銷,前景未必樂觀。”
治標未治本
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
近年來,全國各地不斷曝出“天價墓”“豪華墓”,一些墓地動輒幾十萬元,有的甚至上百萬元,比不斷上漲的房價還高,被輿論批為“黃泉路上收費高”。寧波市北侖區的做法引來爭論:民政部門能推出“經適墓”,為什么不通過干預,讓墓價整體降低?
唐國富解釋,墓地價格歸物價部門管理,民政部門不能直接干預墓價,只能“通過限制高端墓建設、限制墓穴占地面積、限制墓料材質等相關措施,從而達到控制公墓價格的目的”。
“墓價高于房價成因錯綜復雜需采取綜合措施,"經濟適用墓"只是權宜之計,其效果仍有待觀察。但有關部門能夠推出這項政策已經難能可貴。”長期關注殯葬改革的廣東省社會學學會會長范英教授說。
一些學者、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墓價高于房價、直追別墅的現象,既有擺闊、攀比的社會心理原因,也與行業壟斷、立法滯后、監管乏力等因素密切相關。
記者走訪了解到,“為親人終要體面些”的觀念在寧波市的群眾中仍比較普遍。3年前,寧波市北侖區曾推出價格6000元以下的低價墓穴,由于墓穴被安放在公墓的角落,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也不配套,群眾產生“陰間貧民窟”的感覺,這類墓地少人問津。
“一些公墓一味迎合人們"勒緊褲腰帶也要厚葬親人"的觀念,推出高價墓地,現實"逼"得人無法選擇。”濟南市民錢志強深有感觸地說。他較近為逝去的父親購置了一座十幾萬元的墓地。為什么會出如此高價?錢志強說,貴有貴的道理,高價墓地朝向好,位置好,面積大,有五六平方米,環境好,祭掃方便,普通墓地太局促,想給老人磕個頭空間都不夠。而且去墓地一看,“普通墓地就好像普通住宅區,高價墓地則像別墅區,感覺不一樣,多花點錢讓老人安睡在這兒,我們晚輩也覺得體面,心里安寧”。
類似現象屢見不鮮,而地方政府主管的監管卻比較乏力。范英說,長期以來,多數公墓由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主管,在人事、管理與定價等方面與有關主管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另外,現行的《殯葬管理條例》僅有區區十幾條,規定過于原則,對殯葬業一些新出現的問題沒有規定,滯后于實際情況,立法空白是公墓監管較為乏力、墓價不斷走高的一大原因。
唐國富說,“經濟適用墓”難以治本,但我們期待通過這種方式影響墓地整體價格,在嘗試滿足不同層次群眾需求上進行探索。
專家有疑問
會不會偏離殯改方向?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非常緊張,生態環境也比較脆弱。為此,民政部2009年底公布的《關于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意見》提出,我國殯葬改革的宗旨是“節約土地、保護環境、移風易俗、減輕群眾殯葬負擔”,并提出今后“除納入規劃的外,原則上不再許可建設經營性公墓或擴大既有公墓占地面積”,同時“積極發展城鄉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滿足群眾骨灰安放的需求”。
如果各地都借鑒“經濟適用墓”模式,會不會偏離殯葬改革的方向?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社會管理系主任楊寶祥教授認為,“經濟適用墓”的提法不科學,這種提法參照經濟適用房的概念,意欲實現讓每個人都購得起墓的目標。但我國人多地少、資源緊張,按每年全國有900萬人死亡計算,大量土地將被用石材、水泥制造的墳墓占用,長此以往,綠水青山就得了“白化病”。
楊寶祥說,政府主管部門一直試圖通過高墓價抑制人們對墓葬的需求,同時推廣節地葬法和生態殯葬。
根據相關管理條例:“收費管理辦法……按照鼓勵骨灰存放、限制墓葬的原則制定。”
然而,現實中這種改革導向卻遭遇執行難。在寧波北侖,就出現這樣一種怪現象:群眾雖然抱怨公墓價格逐年上漲卻依然認購,生態墓遭受冷遇;在移風易俗難見成效的情況下,高墓價并沒有發揮抑制人們選擇墓葬的作用,反而成為群眾抱怨質疑的焦點。唐國富告訴記者,北侖區有3家生態墓園,因地理位置偏僻,傳統殯葬觀念濃厚,選擇生態墓園者少之又少。
范英認為,傳統觀念在短期內很難改變,應當正視群眾“入土為安”的殯葬需求,允許作為權宜之計的“經濟適用墓”嘗試和探索。但更為長遠的,應當理順殯葬管理體制,加快殯葬管理立法進度,積極推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離,通過政府限價等干預措施,讓墓價整體“經濟適用”。
楊寶祥說,殯葬改革的方向應是提供公益性殯葬服務為主,以此為基礎,逐步加大移風易俗的力度。 較近,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推出的“經濟適用墓”,再次掀起有關殯葬改革的輿論交鋒:墓價高于房價,“經濟適用墓”能否破解“黃泉路上收費高”的尷尬,減輕群眾的殯葬負擔?這種改革是否適合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符合殯葬改革的方向?
價格比較低
檔次卻不低于中檔墓
寧波市北侖區民政局日前發文要求,當地30個公墓須留出30%左右的公墓面積建設“低檔墓”,墓穴價格不超過4800元或7800元。期于11月底建成,共805座墓穴。
北侖區民政局稱,這種墓穴使用的建材與當地中檔墓相同,仍是花崗巖,但30家公墓一同“團購”壓低建材成本,并保持微利經營,在環境和服務上也不會打折扣。與市價1.5萬元左右的中檔墓相比,價格下降了50%以上。
北侖區民政局副局長胡日升說,主管部門較初準備稱作“低檔墓”,但考慮到群眾對這一詞語不接受,這類墓價格雖低,檔次卻相當于中檔墓,便被命名為“經濟適用墓”。
為什么修建“經濟適用墓”?北侖區民政局殯葬管理所所長唐國富告訴記者,是為了滿足當地不同層次群眾的殯葬需求。
唐國富說,七八年前,寧波一帶普通墓穴僅幾千元。但隨著地價猛漲,墓穴價格也水漲船高。寧波各公墓面積為1平方米的標準墓穴,低的1萬元左右,高的四五萬元,而當地商品房價格為每平方米2萬元左右,與本來較高的房價相比,墓價更是離譜。
記者在北侖區王家溪口墓園看到,已建成的“經濟適用墓”有60座,分成兩檔,限價4800元的墓型有20座,建材為黑色花崗巖,上面刻有“壽”“福”等字樣,做工比較精細;其余的每座不超過7800元,多了一些石欄石雕,造型更美觀些。
正處于試銷售期的北侖區“經適墓”已售出12座。當地群眾認為,“經濟適用墓”的價格降到了可承受的地步。寧波出租車司機張師傅說,前段時間他的父親去世,一座3.5萬元的墓托朋友找關系弄到“優惠價”,也要3.2萬元,相比之下“經濟適用墓”要便宜得多。
一些人則擔心,“經適墓”仍然與傳統觀念相悖,難以為群眾接受。北侖區一家墓園的負責人說:“現在社會上喪葬攀比之風嚴重,"經濟適用"一詞反而不利于市場推銷,前景未必樂觀。”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