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近年來,隨著城鎮住房制度市場化、社會化改革不斷深化,我國城鎮住房快速發展,人民群眾住房條件顯著改善。房地產業逐漸發展壯大,為國民經濟發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做出了突出貢獻。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深化住房長期制度改革,堅持對房地產市場的引導和調控,努力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更好地發揮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改善人民群眾住房條件的作用。
人均住房面積超過30平方米
這幾年,身邊越來越多的家庭搬進了新家,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住房,住房條件得到顯著改善。1998年開始的住房市場化改革,促進了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為居民改善住房條件提供了更多、更優質的選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經超過30平方米,家庭住房自由率達到80%以上。
不僅面積大了,住房的功能也更完善、質量更牢靠、環境更優美。房子越建越漂亮,小區里綠草茵茵,各種服務、娛樂設施齊全,物業管理服務讓生活更加安全便捷舒適。
在居民改善住房條件的過程中,住房公積金制度對支持職工基本住房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10月底,住房公積金實際繳存職工8112.9萬人,繳存總額3.12萬億元,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330萬筆,貸款總額1.28萬億元,貸款余額1.04萬億元。
在我國北方,一些老舊樓房由于不節能,冬天屋里溫度較低,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十一五”時期,我國加快推進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此外,還對新建建筑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對大型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推廣綠色建筑。截至2010年10月,北方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共完成1.67億平方米,超額完成“十一五”期間改造任務。
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尤其是“十一五”期間,發展尤為迅速。房地產開發投資快速增長。2005年到2010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年均增長約32.0%。商品住房銷售量屢創新高,2005年到2010年,全國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年均增長約19%。住房二級市場和住房租賃市場穩步發展,成為滿足居民住房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住宅產業化取得積極進展,推動了住房質量和居住環境的改善。
住房消費和房地產業的迅速增長,也拉動了建筑施工、裝修裝飾、家具、家電等上下游行業的迅速發展。近年來,以住宅產業為主的房地產業,為拉動投資、消費、解決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房地產調控繼續堅持和強化
“十一五”期間,內外因素作用下,我國房地產市場、房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
針對不同階段房地產市場的不同矛盾,我國靈活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針對房價上漲過快,2006、2007年著力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房價上漲勢頭得到暫時遏制。
2008年10月以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房地產市場低迷,我國采取了一系列刺激住房消費和投資的措施,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復蘇。
2009年下半年以來,部分城市再次出現房價過高、上漲過快、投機性購房活躍等現象,為此,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務院先后下發了《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和《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2010年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又公布了落實國務院文件的“五項措施”。2011年1月底,國務院辦公廳再次公布被稱為較嚴厲調控政策的“國八條”。
這些調控政策,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多種手段,千方百計增加供應,遏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同時,不斷強調政策落實,強化地方政府在調控中的主要責任。
近幾年,在多種因素影響下,房價繼續上漲的壓力仍將很大。政府將繼續加強和改善房地產調控,采取長效措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繼續增加住房有效供應。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積極發展住房二級市場和租賃市場,繼續加強房地產市場監測。
同時,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曝光和處罰力度。強化房地產經紀從業人員管理,加強房屋拆遷市場監管。
總體來看,房地產市場運行呈現積極變化,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表示,房地產調控不會放松,仍需繼續嚴格落實政策,鞏固調控成果。有關部門也在積極做好政策儲備,隨時準備出臺新的調控措施。
繼續深化住房長期制度改革
1月28日,上海和重慶正式開始試點征收房產稅。
以房地產稅試點為代表,“十二五”期間,在根據市場變化形勢及時出臺措施、繼續堅持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基礎上,我國將深入推進一系列住房長期制度的改革。
頭先是繼續堅持住房市場化改革方向。我國城鎮住房市場化改革提高了住房生產效率、帶來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和整體社會福利的改進。
未來住房政策和調控政策,將進一步明確市場和政府的關系,致力于為住房市場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規范住房市場秩序,加強對房地產行業主體的管理,整頓和規范房地產開發、經紀服務和物業管理活動。
同時,引導合理的住房建設和消費。通過推進新建住房市場、二手房市場和住房租賃市場的協同發展,發揮住房市場過濾機制,引導群眾樹立“先租后購,先小后大”的理性住房消費模式。 近年來,隨著城鎮住房制度市場化、社會化改革不斷深化,我國城鎮住房快速發展,人民群眾住房條件顯著改善。房地產業逐漸發展壯大,為國民經濟發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做出了突出貢獻。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深化住房長期制度改革,堅持對房地產市場的引導和調控,努力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更好地發揮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改善人民群眾住房條件的作用。
人均住房面積超過30平方米
這幾年,身邊越來越多的家庭搬進了新家,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住房,住房條件得到顯著改善。1998年開始的住房市場化改革,促進了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為居民改善住房條件提供了更多、更優質的選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已經超過30平方米,家庭住房自由率達到80%以上。
不僅面積大了,住房的功能也更完善、質量更牢靠、環境更優美。房子越建越漂亮,小區里綠草茵茵,各種服務、娛樂設施齊全,物業管理服務讓生活更加安全便捷舒適。
在居民改善住房條件的過程中,住房公積金制度對支持職工基本住房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10月底,住房公積金實際繳存職工8112.9萬人,繳存總額3.12萬億元,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330萬筆,貸款總額1.28萬億元,貸款余額1.04萬億元。
在我國北方,一些老舊樓房由于不節能,冬天屋里溫度較低,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十一五”時期,我國加快推進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此外,還對新建建筑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對大型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推廣綠色建筑。截至2010年10月,北方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共完成1.67億平方米,超額完成“十一五”期間改造任務。
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尤其是“十一五”期間,發展尤為迅速。房地產開發投資快速增長。2005年到2010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年均增長約32.0%。商品住房銷售量屢創新高,2005年到2010年,全國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年均增長約19%。住房二級市場和住房租賃市場穩步發展,成為滿足居民住房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住宅產業化取得積極進展,推動了住房質量和居住環境的改善。
住房消費和房地產業的迅速增長,也拉動了建筑施工、裝修裝飾、家具、家電等上下游行業的迅速發展。近年來,以住宅產業為主的房地產業,為拉動投資、消費、解決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