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近期,各地統計局乃至國家統計局發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運行情況數據顯示,樓價依然平穩而上升,只是小小的注明了一下“上升的同比和環比有所下降”。這純粹是文字游戲!!
君不見,菜價一路高攀、油價一月二調、儲蓄日日減少……
問:如此巨大的人民幣紙鈔流向何方?
問:機構和個人持有的貨幣聽其貶值?
……
樓價會跌嗎?誰相信誰吃藥!十幾年來,無數次的調控樓價,要讓所有人住得起房,事實呢?
問:民以食為天和樓價哪個重要?誰有能力兩者兼顧?
問:調控為什么要挑戰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問:難道樓價腰斬基層百姓就能購得起房子?
問:土地出讓金和房開稅收流向何方?為何不是像開發商的預售款一樣獨立監管?
問:購不起房百姓的怨氣應該沖誰指點?
……
憤憤之言按下不表,單純看全年總量的數據增長,恰恰掩蓋了國十條之后的走向。按任志強博鰲論壇上發布的數據:我們每年結婚的對數大概900多萬對,每年新增家庭戶數1000多萬戶。然而供應呢?從套數來看,08年只有493萬套總生產量,對全國住宅來說占70%,去年550萬套,滿足不了城市1000萬人口新增家庭,仍然會導致供不應求,而這個供不應求還會持續很長時間。任志強先生的結論是:抑制消費是導致短期矛盾向后延遲,這個延遲在未來發生可能產生更大嚴重的矛盾。
我認為很贊同!
自03年開始的緊縮信貸為主的調控,由于土地供應的同步緊縮,不但沒有積極意義,更走向了市場的反面,所以03至09年的市場基本是被調控的越來越漲。而10年雖然注意了土地供應的問題,但是客觀上已經失去滿足供應的先機,這也是目前的信貸指向了緊縮改善性需求的根本原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南海網-地產海南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核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網友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但是,我們知道目前政策結束在我們的土壤上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中房協出面對于政策未來走向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是也僅僅是不繼續出臺新的政策,而不是政策完全轉向。我們的政策不準,但是官本位不能容許對政策持不同意見,而且眾多部委只是從自身的地位考慮,幾乎所有政策只是導致供求失衡的加劇,也導致加大開發成本,持有成本,幾乎沒有更多的作用。當然目前的局面也沒有其他的手段和做法。倒不見得是他們不明白,而是所有部委并不考慮全局,只考慮分管范圍的問題。實際造成與市場的矛盾基本都出在部委這個層面上。
至于未來的政策是否還具備改變市場的方法呢?沒有。也不可能根本抑制住基本需求。
還有一個問題在于住房觀念的改變是十分艱難的。我們的保障房建設轉向了公租房本來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公租房與我們的住房理念有很大的沖突。而居住理念是購房為主,租住不會被百姓接受。這樣造成的市場未來,仍舊是購房需求為主。而經濟適用房和限價房本身,較低收入人群甚至中等收入人群還是購不起。那么市場走向是十分令人憂慮的。
一方面供應不可能滿足需求,一方面市場還是在宣揚人人購的起房。這是極大地市場矛盾。那么我們政策調節樓價到底是什么目的?是盡力達到人人購的起房,還是先保障有實力購房人群的購購?目前來看是十分混亂的思路。
市場現在解決的是兩頭,一方面,投資與改善性需求的購購者高價購購商品房,一方面城市較低群體的一部分,特別是城市原戶籍人口,通過拆遷改造騰退達到改善居住的目的,甚至在逐漸致富。唐家嶺拆遷改造受阻,原因是每戶3、4套回遷房唐家嶺居民覺得補償標準過低。
這就是我們目前的市場現實,這絕不是地方政府加上開發企業可以解決的。
至于銀監會公開國土部1457囤地企業的黑名單,我們能看到的是,58.2%屬于被政府囤地,被拆遷戶壓制的囤地有多少呢?沒有數據支撐。以我的經驗,估計絕大部分是政府原因加拆遷安置不合拆遷戶要求的原因。沒有哪個中小企業主動囤地的。
04年仍然保留協議出讓的土地,目前還在囤地狀態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的協議價格早已被置于腦后,而很多項目是轉售項目。那么開發企業與村集體,農民的拉鋸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是毛地出讓的弊病。全歸于開發企業是沒有道理的。至于收回土儲收儲,這些閑置地塊一定是燙手山芋,根本不可能盡快形成市場供應。所以不要指望靠收回閑置土地改變目前土地供應艱難的現狀。
這是大趨勢,不可改變的大趨勢。
但是,我還是要提建議,實際在政策造成市場僵持的較初,我也一直在建議市場應對政策的挑戰。而結束觀望的較佳方式,還是房開的主動降價。至于降的幅度,在連續三個月的拉鋸過后,消費者的心態趨于平穩。樓價大跌,誰信誰吃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南海網-地產海南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核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網友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近期,各地統計局乃至國家統計局發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運行情況數據顯示,樓價依然平穩而上升,只是小小的注明了一下“上升的同比和環比有所下降”。這純粹是文字游戲!!
君不見,菜價一路高攀、油價一月二調、儲蓄日日減少……
問:如此巨大的人民幣紙鈔流向何方?
問:機構和個人持有的貨幣聽其貶值?
……
樓價會跌嗎?誰相信誰吃藥!十幾年來,無數次的調控樓價,要讓所有人住得起房,事實呢?
問:民以食為天和樓價哪個重要?誰有能力兩者兼顧?
問:調控為什么要挑戰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問:難道樓價腰斬基層百姓就能購得起房子?
問:土地出讓金和房開稅收流向何方?為何不是像開發商的預售款一樣獨立監管?
問:購不起房百姓的怨氣應該沖誰指點?
……
憤憤之言按下不表,單純看全年總量的數據增長,恰恰掩蓋了國十條之后的走向。按任志強博鰲論壇上發布的數據:我們每年結婚的對數大概900多萬對,每年新增家庭戶數1000多萬戶。然而供應呢?從套數來看,08年只有493萬套總生產量,對全國住宅來說占70%,去年550萬套,滿足不了城市1000萬人口新增家庭,仍然會導致供不應求,而這個供不應求還會持續很長時間。任志強先生的結論是:抑制消費是導致短期矛盾向后延遲,這個延遲在未來發生可能產生更大嚴重的矛盾。
我認為很贊同!
自03年開始的緊縮信貸為主的調控,由于土地供應的同步緊縮,不但沒有積極意義,更走向了市場的反面,所以03至09年的市場基本是被調控的越來越漲。而10年雖然注意了土地供應的問題,但是客觀上已經失去滿足供應的先機,這也是目前的信貸指向了緊縮改善性需求的根本原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南海網-地產海南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核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網友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